文丨李振兴
9月23日,绝味食品复牌,变身“ST绝味”,股价开盘跌停,报收14.49元。
近日,绝味食品发布公告称,经证监会湖南监管局查明,2017年-2021年期间,绝味食品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导致各年度报告中营业收入均存在少计情况,期间年度报告中未如实披露营业收入,违反了《证券法》相关条款规定。
经累计测算,涉事期间合计少计营业收入超过7亿元,分别占2017年至2021年营收的5.48%、3.79%、2.20%、2.39%和1.64%。
对此华融资产,湖南证监局决定对绝味食品罚款400万元,时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戴文军、财务总监彭才刚、董事会秘书彭刚毅分别被处以200万、150万和100万元罚款。
在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看来,如果仅仅少报收入,而利润等其他指标不变,在数据上有利于让诸如毛利率等部分相对指标更好看,也存在利用减少的业绩影响二级市场价格走势的可能。
2017-2021年期间,绝味食品门店数量高速增长,2016年绝味食品总门店数达到7924家。2017年达到9053家,全年净增门店1129家(2017年门店数-2016年门店数=9053-7924=1129)。2018年达9915家,新增门店862家。
2019年绝味食品门店总数超过万家达10954家,成为国内首家门店数量破万的休闲卤制品上市公司,新增门店1039家。2020年达12399家,净增门店1445家。2021年达13714家,延续高速增长态势,全年净增门店1315家。
2017年至2021年累计新增门店5790家(1129+862+1039+1445+1315=5790)。这一扩张速度不仅巩固了绝味食品在卤味行业的龙头地位,也使其门店网络覆盖了全国90%以上的地级市。
能够保证其高速发展的秘诀之一就是“加盟”。但加盟模式下毛利率较低,2017年-2021年,毛利率从近36%下滑到不足32%;2019-2021年(近三年),多数时间已不足30%,甚至跌到23%左右。净利润从双位数,也跌到2024年上半年的不足6%。
高速发展背后,绝味食品开始四处投资,但其计划打造的“美食生态圈”可能已成为泡影。
2020年,绝味食品投资收益亏损1亿元,主要因参股企业内蒙古塞飞亚亏损拖累。2021年,绝味食品投资收益显著改善,因参股企业千味央厨成功上市,确认收益超1.5亿元,全年净收益约为2.23亿元。但2022年绝味食品投资收益再次亏损9421.85万元,主要因廖记棒棒鸡、盛香亭等被投企业受疫情影响亏损扩大。2023年投资收益进一步恶化至亏损1.16亿元,廖记棒棒鸡、江苏满贯食品等项目亏损加剧,叠加和府捞面持续亏损。2024年,投资收益再次亏损1.6亿元。
2025年上半年投资收益为盈利1900万元,但2020-2025年上半年累计亏损仍超2亿元(需注意:结合当前知识截止日期2024年5月,2025年数据属于前瞻性表述,原文未明确“投资收益”维度,此处补充以明确盈利范畴)。
在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绝味食品发展多年积累不少资源,在当前的消费环境下,应回归主业。“近几年,绝味食品的整体表现相对平淡,在其他投资领域也未能取得显著的成绩。绝味食品现在最关键的是做好自身的供应链建设和产品创新升级迭代。”
最新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显示,针对投资者“基本面持续恶化,门店数不断下降,且有加速减少的趋势。面对传统加盟模式的崩塌,对此公司有转型的想法么?”的提问,绝味食品方面称,目前公司推行“聚焦卤味赛道,深耕细分需求”的战略,着力场景化创新与精益运营,持续探索细分需求响应机制的可行性路径。通过推进需求洞察力、品类创新力和敏捷供应力的建设,以适应复杂市场环境,为卤味业务发展寻求更多突破口。
但被“ST”的绝味华融资产,还能被投资者信任吗?
永华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